6月19日,理学院实验中心在定海楼N306召开了虚拟仿真实验研讨会,唐小村等5位教师就“液体粘滞系数测量”等6个实验做了试用体验和经验分享报告,与会教师一起参与了研讨。

“大学物理实验”是省级二类优秀课程,是理学院面向全校理工科学生开设的基础实验课程,48学时2学分,每年约有2300名学生必修该门课程。在理学院实验室建设三年规划中,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拟进行综合教学改革,其中部分实验采用虚拟仿真实验、实现基础实验的“虚实结合”就是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讨会考察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奥锐公司开发的虚拟仿真系统,考察18-20个实验项目,计划从中择优选择6-10个项目用于2020-2021学年的物理实验开放教学,要求每个学生在完成13个实物操作实验的同时,选做2个虚拟仿真实验,实现基础物理实验“虚实结合”多元化教学形式。考察虚拟仿真实验是个系统工程,不但要考察不同厂家的产品,还要针对现有实物实验项目,考察每个虚拟仿真项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性、稳定性、成绩评价等方面,实现与实物实验的互补性;不但实验老师要考察评价和体验,还要学生参与体验评价,已经组织了10名学生志愿者同步参与考察,双线并行。

采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实验教学是未来教育的一个趋势。虚拟实验有价格低廉、维护成本低、结果精确、评价方式多元等独特优势,可与实物操作实验优势互补,实现教学形式多元化,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本次研讨,实验中心教师对虚拟仿真实验有了初步、全面的认识,对奥锐公司的部分产品有了直观的了解,为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积累了经验。未来几周,教师的第二轮、第三轮研讨会和学生的经验交流会也将陆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