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 年)》,积极响应学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的战略部署,江苏海洋大学理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于 4 月 21 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 + Python”讲座。本次讲座由青年教师余琛老师和资深教授薛清老师联合主讲,吸引了众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师生参与。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各领域创新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为助力学生抢占人工智能赛道先机,理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精心策划了“Python 编程基础训练营”。本次讲座作为训练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余琛老师和薛清老师围绕“Python 编程基础训练营”的核心内容展开了精彩讲解。讲座围绕 Python 语言核心优势、自学路线、开发环境配置、实践应用、AI 辅助编程等六大板块展开,旨在通过项目实践培育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编程素养。
讲座中,余琛老师从语法简洁性、开发效率、应用场景等方面深入剖析了Python“优雅高效”的特质,帮助同学们理解其为何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通行语言”。同时,余琛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经验,详细介绍了通过“基础教学 - 库工具精讲 - 项目实战”三阶培养模式,助力同学们零基础快速掌握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图像处理等实践内容,真正实现“学完即用”。
本次课程紧密契合“AI + 教育”的教育改革趋势,不仅让学生具备开发简易智能应用的能力,更为光电信息领域的专业学习筑牢了数字基础。这一举措也是理学院落实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具体实践,通过 AI 赋能,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理学院党委书记张振松表示,学院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专业建设中的应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未来,理学院还将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助力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脱颖而出,为学校和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师生带来了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也为本专业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学校和学院的共同努力下,江苏海洋大学将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