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公开课|理学院第十七期青马工程初级... |
为总结理学院第十七期青马工程初级班学习成果,2024年12月24日,江苏海洋大学理学院在定海楼512举行了第十七期青马工程初级班结业仪式。本次会议由理学院团委书记刘丰瑞主持。 本期培训,各位青马班成员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积极参与素质拓展和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在砥砺奋进中逐渐成长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交流研讨过程中,优秀 |
|
李其乐 |
李其乐:讲师 邮箱:2017000021@jou.edu.cn 研究方向:钙钛矿太阳电池以及纳米能源材料 个人履历 李其乐,1989年10月生,江苏宿迁人,2017年东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毕业,博士,讲师,主持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1项;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教学科研项目十余项;在《Science Bulletin》、《Small Structures |
|
段良升 |
姓名:段良升讲师,硕士生导师 邮箱:Duanls@jou.edu.cn 研究方向:光电转换能源材料与器件 个人履历 段良升,1990年1月生,山东日照人,工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20年博士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主要承担《新能源材料》《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本科生课程的教学任务。研究方向为光电转换能源材料与器件,主要从事钙钛矿太阳电池器件的制备及优化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江苏省高等学校 |
|
魏仙琦 |
姓名:魏仙琦,硕士生导师 电话:051885895501 邮箱:wei.wxq@163.com 研究方向: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电子器件的构筑、石墨烯气体传感器、纳米冷阴极场发射器件 个人履历 魏仙琦,1985年8月生,陕西宝鸡人,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1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电子器件的构筑,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光电子器件及真空微纳电子器件的制备、石墨 |
|
刘莉莉 |
姓名:刘莉莉 邮箱:liulilintu@126.com 研究方向:燃料电池聚合物电解质膜材料及催化电极材料设计,水处理/气体分离膜的设计 个人履历 刘莉莉,1990年1月生,江苏滨海人,博士,2022年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现为理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教师,主要承担《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从事新型能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包括燃料电池、锂电池等设备隔膜和电极材料的设计和 |
|
李其乐 |
李其乐:讲师 邮箱:2017000021@jou.edu.cn 研究方向:钙钛矿太阳电池以及纳米能源材料 个人履历 李其乐,1989年10月生,江苏宿迁人,2017年东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毕业,博士,讲师,主持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1项;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教学科研项目十余项;在《Science Bulletin》、《Small Structures |
|
张原原 |
姓名:张原原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邮箱:zhangyuanyuan@jou.edu.cn 研究方向:光电转换能源材料与器件 个人履历 张原原,1991年11月生,山东青岛人,博士,2021年博士毕业于韩国釜庆国立大学,现为理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教师,江苏省物理学会X射线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光电转换能源材料与器件,主要从事钙钛矿太阳电池的设计、纳米功能材料制备、光催化污染物降解与CO2还原 |
|
徐超 |
姓名:徐超 邮箱:xch09@jou.edu.cn 研究方向:无机发光功能材料、多铁性材料 个人履历 徐超,1979年9月生,山东泰安人,博士,讲师,入选2021年度江苏省科技副总。2006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入职江苏海洋大学理学院。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在上海大学脱产学习,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承担《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
|
闫伟 |
姓名:闫伟 邮箱:yanwei@jou.edu.cn 研究方向: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与电解海水制氢 个人履历: 闫伟,1995年12月生,山东沂水人,博士,202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为理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教师。主要从事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设计和开发,以及电解海水制氢领域科研工作,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dv. Funct. Mater.; Small;J. Energy |
|
电解海水制氢 |
电解海水是一种将海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的技术,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和氢能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电解海水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制氢方法,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和海上风电资源丰富的区域。本课题组主要制备高效催化剂,在阳极反应中,设法减缓Cl-对催化剂的腐蚀;在阴极反应中,避免Ca2+、Mg2+形成了沉淀,减小催化剂的活性。最终制备高效催化剂,从而降低反应的过电势。 |
|
孙香港(毕业校友) |
姓名:孙香港 毕业去向: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 |
|
侯静怡(研究生) |
|
|
吕建舟(研究生) |
|
|
田益嘉(研究生) |
|
|
张秀真(研究生) |
|
|
张小欢(研究生) |
|
|
汪夕雨(研究生) |
|
|
童聪聪(研究生) |
|
|
汤琼(研究生) |
|
|
江苏海洋大学史林兴团队2024年系列成果 |
江苏海洋大学光电转换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电池;(2)光催化CO2还原、制氢;(3)钙钛矿、有机发光器件;(4)过渡族氧化物、硅酸盐、铝酸盐、钛酸盐以及稀土合金等无机功能材料的制备;(5)碳纳米材料气体传感器;(6)燃料电池聚合物电解质膜材料及催化电极材料设计等。 1.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一石二鸟”——太阳能驱动 |
|